惠州4年後或形成“Y”型軌道線網
22日,贛深高鐵正式動工,惠州“1市3線9站點”高鐵格局的實現又邁出了實質性的壹步。與此同時,在惠州段項目動工現場壹同展示出來的《惠州市軌道交通遠景線網推薦方案示意圖》,未來惠州密布的城市軌道網線又讓市民迎來了新期待。
惠州城市軌道線路將如何修建、在何時修建、先修建哪壹條?這些讓市民頗為關註的話題近日有了新進展。

25日,南方日報記者在采訪惠州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時,獲悉了相關最新信息。據介紹,該局組織編制的《惠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日前正式通過規委會審議通過。《規劃》結合惠州城市軌道1—5號線,以及深圳地鐵14號線延伸線路的布局,在時間上分為近遠期和遠景規劃,跟隨城市“壹市六組團”的發展,軌道網線將有效把各城市組團串聯成壹個整體。
具體到市民最為關心的近期規劃建設線路,《規劃》介紹將先期實施1、2號線壹期以及深圳地鐵14號線惠州段軌道,將形成“Y”型路線,總裏程規模達到91.1公裏。其中1號線壹期惠州北站—惠州南站段58公裏,2號線壹期演達站—仲愷高鐵站25公裏,深圳地鐵14號線惠州延長段線路全長8.1公裏。
●南方日報記者 張峰
A 近期:至2020年前後
線網總規模約為91.1公裏
22日贛深高鐵惠州段項目動工現場展示的《惠州市軌道交通遠景線網推薦方案示意圖》,多條城市軌道線路壹經公示受到沿線居民的期待,針對這壹局面,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類似於羅馬不是壹天建成的,城市規劃的軌道建設也將循序漸進,根據城市發展的進程適時建設。
《規劃》則結合《惠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將這壹規劃周期按時間段進行細化,分為近遠期和遠景展望規劃,其中近遠期規劃年限至2030年、遠景展望年限至2050年。而規劃的地域範圍也從惠州市區拓展至整個市域範圍。
具體到哪裏最先建設?依據《規劃》發布的近期規劃方案示意圖顯示,近期線網將形成“Y”型路線,由1、2號線壹期以及深圳地鐵14號線惠州段組成,線網總規模約為91.1公裏。其中,1號線壹期惠州北站—惠州南站段約58公裏;2號線壹期演達站—仲愷高鐵站約25公裏;深圳地鐵14號線惠州延長段線路全長約8.1公裏。
在線路走向上,惠州城市軌道1號線壹期將從惠州北站引出,由北向南,經過惠州火車站、三環北路、雲山、東平、花邊嶺、惠城南站、永湖、三和、鐵門扇、二環路、秋長路口、排坊汽車站和中山二路,最後接入惠州南站。惠州2號線壹期則由仲愷高鐵站引出,途經智慧城、七村、正大路、仲愷城際站,以及金州路和四環南路,隨後接入1號線,形成串聯。
值得註意的是,在近期的城市軌道規劃實施過程裏,備受關註的大亞灣和惠城水口當前並未被納入進1、2號線壹期工程,還需1、2號線二期工程在遠期規劃建設周期予以完善。
●格局:高鐵、城際各站點換乘實現便利連接
今年以來,修建多年的莞惠城際正式通車,贛深高鐵、廣汕高鐵相繼發布環評報告並確定線路,再加上廈深高鐵在惠州布局的惠州南站等高鐵站點,到2020年左右,惠州將形成“3條高鐵線9座站點”的高鐵網線布局。
另外在莞惠城際通車的背景下,深惠城際的走向線路也進壹步明確。在市住建局發布的《規劃》背景軌道線路圖中,深惠城際將從深圳平地接入惠陽新圩,經鎮隆、仲愷城際站、惠州西站,最終接入惠州北高鐵站。
作為高速交通軌道的高鐵和城際,在惠州城市多線路、多站點的布局壹方面為城市各區域的發展帶來了無限機遇,但同時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也帶來挑戰。各線路和站點較為分散的布局也將使得市民在交通搭乘時產生不便,提高換乘難度。
“近期的城市軌道將著力完善這種站點間的接駁。”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結合高鐵和城際規劃建設的周期和階段,近期的惠州城市軌道將著力將市區的各大交通節點串聯起來,將各個城市組團連接起來,同時也將有效方便市民出行。
記者在示意圖上發現,跟隨城市軌道1、2號線壹期的規劃建設,贛深高鐵在惠州市區設置的惠州北站、仲愷站(預留);廣汕高鐵客專設置的惠城南站;廈深高鐵設置的惠州南站;以及莞惠城際的仲愷城際站、惠環站、惠州火車站等既有站點,都將有效地串連起來。搭乘高鐵和城際的市民可通過城市軌道迅速實現換乘,同時也能乘坐軌道迅速到達惠州各城市核心區域。
“根據1、2號線壹期線路的走向,從惠州北站始發,可直達仲愷和惠陽。”該負責人介紹,軌道線路和各交通節點的互通,也將使得惠城、仲愷及惠陽三個城市組團緊密聯系起來。
B 遠期:2030年左右
市區放射狀城市軌道格局初成
《規劃》介紹,惠州城市軌道遠期線網方案(至2030年)將呈現出放射狀布局,共有4條線路,分別為惠州軌道交通1、2、3號線和深圳地鐵14號線惠州段,線網總規模約169.9公裏。
記者註意到,對比近期,進入到遠期階段的惠州城市軌道僅增加了3號線。由緯二路停車場引出,由西北向東南方向延伸,經金石四路、新民村、人民路、龍津街、藍波灣、高級中學、馬安、新群、黃嚴、怡發、平潭,接入惠州機場,最終連接惠東紅嶺崗,全場37.01公裏。
對於在近期已規劃建設實施壹期工程的1、2號線,在遠期階段則將進壹步完善。其中,1號線從惠州南站將延伸入大亞灣,途經海惠花園、中興三路和安惠大道,最終接入大亞灣海濱公園。
2號線也將在這壹周期內得到充分延伸,從與1號線連接串聯的演達站開始,經金山湖、惠澳大道、馬安、海天工業園、新樂、下良、東江、東興、大和、潭頭,直至橫瀝和柯樹排停車場。壹期僅為25公裏長的2號線也將拓展至53.61公裏,有效串聯起惠州東西部的潼湖生態智慧區和東江高新區市區兩個組團區域。
●格局:為城市向南朝海發展打開通道
12月中旬,惠州建市以來首度召開城市工作會議。惠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奕威在會議上重申惠州城市向南朝海的發展趨勢,推動城市由沿江城市向濱海城市發展。
“隨著城市軌道1號線延伸至大亞灣,這無疑為城市向南朝海發展進壹步拓寬了通道。”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隨著1號線的規劃建設實施,惠城仲愷、惠陽及大亞灣將串聯成壹個整體,各城市組團間能夠實現人員和物質的快速溝通和轉移。
跟隨2號線的延伸,惠州城市區交通的“主骨架”將基本形成,從城市核心區域往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均實現充分延伸。線路有效串聯起仲愷高鐵站、潼湖智慧區核心、仲愷城際站,以及東江科技城等發展新區,為城市的進壹步發展拓展了空間。
城市交通節點串聯也將得到進壹步發展。城市軌道3號線的實施,除了將水口區域納入進主城市區範疇,還有效將惠城核心區、空港產業園、惠州機場連接起來。市民除了陸上交通的搭乘和換乘能夠便利實現,通過3號線的連接,還能有效將航空港納入交通體系中,形成更為立體化的交通方式組合。
與此同時,與大亞灣的快速接駁也有效將港口運輸納入進來。除了城市多個發展組團之間的聯系,鐵路、城際、航運和海運也將隨著城市軌道的完善形成壹個便利串聯的交通生態整體。
C 遠景:2030年後
內部路網密集區域連接便利
跟隨惠州城市的進壹步發展,進入到遠景規劃周期,惠州城市軌道線網的布局將更加完善。據《規劃》介紹,城市遠景線網建設在1、2號線不變的基礎上,3號線向東西(惠東縣、博羅縣)延伸,新增4、5號線對整體軌道線網進壹步加密,並統籌考慮與周邊城市的軌道銜接,線網總規模約327.2公裏。
根據規劃發布的《惠州市軌道交通遠景線網推薦方案示意圖》顯示,3號線在原有的線路上,由緯二路停車場向博羅方向延伸,經葵胡、黃背坑,連接博羅體育中心。另外從東南的紅嶺崗東延至惠東,途經烏塘、清河、黃果埔、大嶺、飛鵝嶺、平山等惠東縣城區域,最終串聯起至惠東南站和惠東高鐵站。
值得註意的是,該條線路東西兩向延伸過後全長將達到75.65公裏,超越1號線成為惠州最長的軌道線路。有效將博羅和惠東兩個城市組團納入進城區範疇,促進空港產業園、博羅、惠東的發展。
另外還將建設組團加密線路4、5號線。其中4號線起於惠陽新圩西,經長布、金玉東方、橫嶺、秋寶、西湖橋、白雲、坪山河橋、海惠花園、金灣花園、中興中路等,止於大亞灣北環路,全長30.49公裏,串聯新圩、惠陽西部以及大亞灣核心片區,同時預留與東莞4號線銜接的通道。5號線則串聯博羅核心區、龍溪片區與惠州北站,增加博羅與惠城、東莞之間的聯系。
在與周邊城市的接駁規劃上,結合廣州、深圳和東莞等城市間的壹體化發展需求,惠州臨深的惠陽大亞灣區域將預留多條與深圳地鐵16號線、19號線、14支線等軌道交通線路的銜接通道;途經博羅的5號線則將預留線路實現與東莞兩條軌道線路的對接;另在龍門,規劃則建議將廣州地鐵16號線延伸到縣城,惠州主城區通過莞惠城際的延伸實現惠州與廣州兩城融合。
●格局:“壹市六組團”城市格局成型
惠州市第十壹屆黨代會報告指出,惠州將積極參與深莞惠壹體化建設,謀劃推進“壹市六組團”建設。這也意味著惠州城市組團發展將從“壹城三組團”往“壹市六組團”發展,著力拓展城鄉發展空間。
報告介紹將推動惠城組團優化發展,提升惠陽-大亞灣組團壹體化發展水平,促進仲愷-潼湖組團建設提速提質,優化中心城區三大組團間快速交通網絡,把惠陽—大亞灣組團、仲愷—潼湖組團打造為市區的第二、第三極,同時加快惠東、博羅、龍門三個縣城擴容提質,發展壯大成為三個新的城市組團。
結合遠景規劃周期惠州城市路網所呈現出來的局面,記者註意到,在該規劃周期內惠州“壹市六組團”的城市格局逐步成型。據示意圖顯示,通過3號線軌道的延伸,博羅組團和惠東城市組團均被納入城市組團發展格局中。而4號線和5號線的設立,則使得惠城仲愷、博羅,以及惠陽大亞灣、惠東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形成組合發展的勢頭。
另外龍門組團也將得到有效發展。依托廣州地鐵16號線軌道的延伸,廣州和惠州實現雙城融合,而通過城際軌道的延伸龍門與惠州核心城區間的聯系又將進壹步得到拉近。
在深莞惠壹體化建設的層面,除了贛深高鐵、莞惠城際和深惠城際等軌道網線的接駁,惠州臨近深圳、東莞區域預留的多條銜接通道還將與周邊城市軌道建設實現對接,從而使得深莞惠進壹步形成壹個交通連接整體。
焦點
1.城軌近期規劃未延伸至大亞灣
“大亞灣將實現地鐵接駁”,這壹信息在既有的房地產開發周期被開發企業廣為宣傳。然而在今年公示的深圳地鐵14號線延長線走向中,全場8.1公裏線路均在惠陽境內使得大亞灣區域市民倍感失望。而如今,惠州近期城市軌道建設規劃仍未接入大亞灣同樣受到關註。
針對這壹問題,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最重要的還是將主城區串聯起來,將幾大交通站點連接起來滿足市民的基本需求。由於惠陽大亞灣組團集中在壹起,城市軌道1號線先期連接到惠州南站,本身對於大亞灣交通接駁同樣便利。
記者註意到,城市軌道的建設1公裏大約需要8億元投資,造價昂貴是否造成影響?該負責人直言肯定也會有所影響,但依據規劃,近期的軌道建設將主要集中在將惠州北站、惠城南站、仲愷高鐵站、惠州南站,以及仲愷城際站等主要交通節點聯系起來,完善城市各區域的交通接駁,而完善交通網絡和帶動區域發展則為後期的規劃建設目標。
2.城市軌道線部分地段刻意彎曲
根據《規劃》公示的城市軌道線網示意圖,無論是在近期還是遠期線路中,部分地段刻意彎曲使得線路實際長度增加引起註意。例如1號線在東平區域明顯轉彎,而若從江北雲山直接接駁花邊嶺則能減少裏程。另在2號線仲愷城際站區域同樣繞行增長線路。
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對此介紹,盡管城市軌道建設在理論上線路越短越能減少建設成本,但更需要註意的是,軌道應該串聯起人口聚集區域,方便市民的搭乘。另外也將盡量接駁高鐵、城際、航空港等交通節點,讓市民的出行更加便利。
“1號線在東平區域的拐彎就是為了將東平這壹人口密集區串聯起來,另在仲愷2號線區域則是為了與莞惠城際仲愷站的連接,同時也將經過區域人口密集區。”該負責人介紹。
3.深惠城際從惠陽新圩接入惠州
今年3月底,莞惠城際通車,使得市民對於深惠城際的規劃建設關註度提高。彼時,深惠城際預計從東線和西線分別接入惠州而備受關註。
在新發布的《規劃》中,作為背景線路,深惠城際線路得到明確,線路將從深圳坪地接入惠陽新圩,由南往北延伸,途經鎮隆、仲愷城際站、惠環北進而接入惠州西站。而根據後續的規劃預期,該線路還將往北延伸至惠州北站。這也就是此前所稱的西線方案。
具體到未來是否存在東線?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直言跟隨《規劃》發布的就是深惠城際線路,未來不會再有東西線的說法,與深圳對接的結果就是大家壹致認同當前的線路走向。這也就意味著深惠城際從新圩接入惠州幾成定局。
該負責人同時也介紹,當前的軌道線路仍屬於深圳和惠州兩地的規劃和溝通意見,後續實施階段還需以省發改部門和省鐵投的最終方案為準。